歐文亞隆《一日浮生》
QR code - scan this to listen

歐文亞隆《一日浮生》

 1.0 via 1 rating in Apple Podcasts
Data: Rephonic
A religion & spirituality podcast in Chinese from 慷慨悲歌的燕赵
Website: https://www.ximalaya.com/album/368293

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1931年6月13日生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父母是俄羅斯人,第一次大戰後移民美國。亞隆是美國當代精神醫學大師級人物,也是造詣最深的心理治療思想家。早年師承新佛洛伊德學派大師蘇利文(Harry S. Sullivan),將以人際關係為基礎的心理治療理論發揚光大,成為美國團體治療的當代權威。他並將存在主義心理學融入心理治療之中。曾任教於美國史丹佛大學,目前是該校榮譽退休教授,仍在加州派洛艾圖及舊金山執業。他的著作極受重視,包括心理治療經典作品《存在心理治療》、《日漸親近》、《生命的禮物》、《凝視太陽》等,以及廣為人知的心理小說系列《愛情劊子手》、《診療椅上的謊言》、《當尼采哭泣》、《叔本華的眼淚》、《斯賓諾莎問題》等。



十個令人手不釋卷的生命故事,展現深厚文學底蘊!

當他們來到歐文‧亞隆的診療室,那乍現的靈魂交會撼動人心!

八旬老者來訪,竟不求治療,只求亞隆細讀一份持續多年的通信…

從事助人工作、卻無法安頓自己,她是一個滿懷怨忿的護士…

「去你的,你才得了絕症!」讓亞隆重新檢視死亡焦慮,並為文致敬的,是一位癌末的編輯…

歐文‧亞隆身為存在主義心理學與精神醫學大師,其深厚的哲學與文學涵養,為當代的心理治療領域演示了人性化且直指存在核心的風範。

「一日浮生」語出西元二世紀羅馬皇帝馬可‧奧里略的《沉思錄》。當我們站在含括生死的長遠時間向度回首過往,每個人的一生無論歷經多少風雨、領受多少光環,都只是暫存於世的脆弱生命。

「我們全都是一日浮生」。然而在亞隆的諮商室中,每種生命歷程的幽微意義卻未被死蔭所遮蔽,反而在死亡的詰問下更顯立體。從壯年時開始接觸癌末病人,亞隆便有意識地凝視死亡,包括尋求存在主義心理學大師羅洛‧梅的諮商,處理死亡議題;如今他自身也步入遲暮之年,對生死的體會更加深刻、沉澱。

相較亞隆以往的作品,如號稱「哲學三部曲」的心理小說《當尼采哭泣》、《叔本華的眼淚》、《斯賓諾莎問題》,新作《一日浮生》宛如一冊小品,呈現出十多段治療關係中的吉光片羽;在面對死亡的主旋律之下,更觸及老化、疾病、親密關係、自我追尋等人生課題。行文中有年邁者的和煦目光、有大師級心理醫師的透徹見解,也有身為凡人的情緒波動。

我們要如何以不自欺的方式,與過去的不堪、與死亡的必然和解?身為心理醫師,是否只能接受醫療體系對於病患的診斷與分類?這十個深刻的小故事,讓我們看見人類心靈的深邃、失落、感傷與幽默,所描述的不只是治療過程,更是生命本身。

觸動人心、發人深省,還有令人手不釋卷!

© @喜马拉雅FM · more infoArtwork and data is from the podcast’s open RSS feed; we link directly to audio · Read our DMCA procedure

Listen and follow

All episodes

Information for podcasters

Privacy: The player will download audio directly from the host if you listen. That shares data (like your IP address or details of your device) with them.
Affiliate links: This page links to Apple Podcasts. We may receive a commission for purchases made via those links.
Cache: This podcast page made . Scheduled for update on . Rebuild this page now

close

Rebuild this page

Some parts of this page are cached. You can get the latest detail and links by solving the simple maths question below.

Get a global view on podcasting and on-demand with our daily news briefing